時間就跟流過應天府的長江一樣,滾滾而逝,晝夜不舍……
至正二十六年,吳王攻滅張士誠、方國珍。
次年,又滅陳友定、何真,攻下仍被乾朝官員治理的少數地盤,一統東南諸省。
至正二十八年正月初四,吳王改應天為南京,于南京登皇帝位,立國號大明,建元洪武。
七月,發兵北伐,大軍沿運河直抵天津,進逼大都,致使乾帝出奔上都,收回燕云十六州。
洪武二年,擊敗王保保,得山陜二省。
洪武三年,滅明夏,取川蜀。
洪武七年,攻取云南,降服大理段氏。
洪武十年,在四征北乾之際攻占遼東,使其退居草原。
洪武十一年,于捕魚兒海大破乾帝行宮,致乾朝勢力大衰,于數年后分裂為韃靼與瓦剌兩部。
洪武十三年,收回河西走廊。
洪武十八年,因南京乃偏安之都,國土北疆又無異族需要防守,大明遷都洛陽,皇城居天下正中。
……
時光荏苒,轉眼已是大明建國的第一百五十個年頭。
由于以武立國,并且立國后常年兵戈不止,大明如今的疆域赫然東踞高麗,南控安南,北吞漠北,西抵天竺。
配以文典教化,將所屬文化圈的地域全都納入到了王朝統治下,使大明的土地和人口皆冠絕歷代諸朝。
加上朝廷長期推行仁政,以德化民,鼓勵農墾,允許商貿,扶持科教,使得百姓們豐衣足食,地域間百貨流通,文化空前繁榮,人才前撲后繼,國力極為強盛。
開國一百五十年來的國運,堪稱烈火烹油、繁花似錦。
而且大明的武學風氣也極為開放:南洋的巫蠱邪術、天竺的瑜伽七輪秘乘、東瀛的以器御人、羅剎國的巨人戰體、西域的彎刀戰舞、大食的繁星秘武、極西諸國的信仰武道……全都通過絲綢之路與遠洋航運進入了大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