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論在哪朝哪代,佛寺和道觀都是個窩藏兇犯的好地方。
豈不聞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。
常常有武林高手殺人后往方外之地一躲,就能獲得信仰的庇護,隱姓埋名,逃脫律法制裁。
對涉事雙方而言,這是個雙贏的選擇:即出家人保下犯罪者的性命,而被救者則要為寺廟賣命一輩子。
當然,不論是基于對普世道德觀的認識,還是出于對自身安全的考慮,寺廟都很少會窩藏真正的窮兇極惡之輩,而更喜歡庇護被封建社會系統性壓迫的走投無路者。
如被逼上梁山的林沖;為兄報仇殺人的武松;替人出頭卻吃了官司的魯智深,這種人才是寺廟最喜歡的施恩對象。
走投無路者與寺廟建立起了恩情依附關系后,往往會成為寺廟最堅定的支持者。
不過,武功高強之輩畢竟只是少數,寺廟平日里庇護的好漢們,大多只是有點小本事的江湖中人罷了。
吸收這些江湖人的加入,他們活著的時候擁有一定的武力,死了之后武功也能傳承下來,再加上親朋好友組成的龐大關系網絡,經過長年累月經營,寺廟在幾代之后就能變成一地的坐地虎。
甚至,尋求庇護這種事在江湖上發生的多了,還被經營成了一門正經生意,出現了專門為這種生意牽線搭橋的職業牙人。
在決定投奔於皇寺的第二天,陳勝就踏進了一間牙人開設的店鋪里。
“恕我直言,於皇寺雖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廟,但也不是什么人都會收的。
若是江湖上那些武功高強,俠肝義膽,名聲卓越的好漢犯了事前來投奔,寺里自然愿意幫忙遮掩一二。
可閣下不過是個打傷了三個地痞流氓的半大小娃娃,只怕還高攀不上人家的門檻。
你的事我已經聽說了,魏家用活人殉葬確實做的不地道,可當今就是個沒天理的世道啊。
你得罪了這種本地大戶,還是快些逃命去吧。
不必在我這里眷戀不去,投奔於皇寺這條路,你一個小娃娃走不通。”
說罷,坐在主位上的山羊胡老頭已端起茶杯,顯然是要送客。
坐在下首的陳勝聽明白了,這牙人分明是在嫌棄他武功低微,既沒在江湖上闖出名聲,也沒可以被利用的人脈,認為他入不了於皇寺的門墻。
簡而言之:看不起人!
說來也不奇怪,都說人靠衣裝馬靠鞍,陳勝本就在江湖上沒甚名氣,如今到人家店里來拜訪,身上穿的衣衫不僅破舊不堪,身后跟著兩個流鼻涕的小孩,還在桌上擺了一只背簍和三匹雜布。